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我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结合高校和大学生特点,[1]开展“

当前,我校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结合高校和大学生特点,[1]开展“课程思政聚合行动”。强调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明确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推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围绕课程体系分解教学要点、重点与难点,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从教学实践一线教师的角度,就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从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改创新的必要性、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实践。[2]

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改创新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其中教书主要是指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则重在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3]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面向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以自身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身的思想、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时刻注意塑好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一定不做。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帮助我们擦黑板,作为对教师辛苦上课的尊重,那么我们自己也要做到能在讲课结束后擦掉黑板,为后面的讲课教师营造一个干净的环境,对他们辛苦上课表示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不要玩手机,要积极运动,要思想积极向上,要刻苦努力地学习,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教师也要在生活中要求自己少玩手机,每天积极锻炼身体,关心国家的军事和科技的发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课堂上要讲具有正能量的话,积极传播正能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些以国旗为背景的教学PPT,用视觉冲击力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坚定中国梦信念。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受过良好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好的品德素养。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做事态度,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课堂的几分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大学学习成绩单,讲述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以及本校往届和应届学生中的优秀学生的例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影响学生、感召学生,就能有效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3 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国内外名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现状,将自己做科研的思维渗透到教学工作中。

3.1 建设网络课程,引入“TSEP”教学方式,推行混合式教学和考评模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很多教学资料可以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单独某个章节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超星学习通APP与教师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及时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得到教师最快的反馈。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0/0726/442.html

上一篇:掌握烹饪技巧 提升高中食堂菜肴质量
下一篇:并行不悖做教育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080520536(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