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品赏·品鉴·品论——序:秦兆基散文诗评论集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心目中,秦兆基先生是位蔼然长者。 所谓蔼然,微笑待人也。所谓长者,则有三:一为年龄之长。1932年2月生,今年已满85周岁,耄耋之人,岂能不称长?二为学术之长。先生终生教书

心目中,秦兆基先生是位蔼然长者。

所谓蔼然,微笑待人也。所谓长者,则有三:一为年龄之长。1932年2月生,今年已满85周岁,耄耋之人,岂能不称长?二为学术之长。先生终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园;教书之余,著述丰硕,出版著作有散文集《错失沧海》《苏州记忆》《红楼流韵》,散文诗集《揉碎江南烟水:历史的重释》,长篇人物传记《范仲淹》,文学评论集《散文诗写作》《永远的询探》《诗的言说》等;编选有《现当代抒情散文诗选讲》《中外散文诗经典作品评赏》《文学艺术鉴赏辞典》《宋诗选读》《苏州文选》等;并参加国家课程标准初、高中语文教科书(苏教版)的编写。集文学评论家、作家、教育家为一身,现任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三为境界之长。先生处事低调,乐以助人,有长者风范。

与秦兆基先生的神交与相识皆缘于散文诗。1993年9月,收到他惠赠的理论专著《散文诗写作》,随后我回赠拙著《美丽的混血儿》,这是神交。一年之后,便相识于青岛的全国散文诗笔会。因为参会人多,未及细聊。之后,拙作《迷宫》收入他与张吉武共同主编的《中外散文诗经典作品评赏》(199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中外散文诗学会在成都成立,有幸与兆基先生同居一室,有了当面向他请教与交流的机会,对他在职业与文学上的成就深感钦佩。经过与会人员投票选举,我俩共同当选为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我让他留言,他在我的题词本上写下:“诗书双艺,俱臻佳境。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其实,我于诗、书,均为票友而已;对于“俱臻佳境”的溢美,实不敢当。我视为长者温暖的励语。分别后,陆续收到他的多本赠书。2013年6月,湖州师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成立,我们又一次相逢。会上,收到他惠赠评论集《诗的言说》。

2014年8月17日,内蒙古赤峰市举办首届玉龙艺术奖颁奖活动。会上,授予几位老作家终生荣誉称号。其中,秦兆基荣获“散文诗评论奖”。作为玉龙艺术奖的评委之一,颁奖词是我在颁奖会上宣读的:“秦兆基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与散文诗评论家。长期以来,在从教之余,一直关注、研究中外散文诗作家作品,撰写和编著了许多卓有见识的散文诗理论及作家作品评论,影响广远。特授予‘散文诗评论奖’”。受组委会委托,颁奖词由我与刘虔先生共同撰写。实至名归,秦兆基无愧于这个终生荣誉称号。

前不久,收到兆基先生大著《散文诗品》电子版,嘱我写个短序。这是信任。先睹为快,也有了一次向兆基先生叙旧和表达敬意的机会。

首先,书的名称吸引了我。古人有《诗品》《书品》《画品》等等,而评论散文诗,用“品”,尚不多见。散文诗是新兴文体,至今不过百年,而“品”的传统,已逾千年。旧瓶里装进了新酒。

中国的象形文字很有意思:三口为品,一种东西分三口吃下去,才能吃出味道。细细品尝、品味之后,会延伸出若干个层次的“品”,诸如品赏、品鉴、品论、品第、品藻等等。书分三辑:“漾舟星海”、“撷秀诗林”、“漫涉野草”,同样是“品”,但读过之后,会感到其中“品”的不同与丰富。

第一辑“漾舟星海”,首篇《散文诗:广阔的道路》是探究散文诗作为边缘文体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品论中亦有品藻。在分析了中外散文诗及经典作家自身作品的差别后,作者得出结论:“散文诗类型林林种种,风格仪态万千,诗论家们不要把它简单地纯化。从散文诗史看,波特莱尔既有近于诗的散文诗,也有近于散文的散文诗,他的《拉·芬法罗 》(〈La Fanfarlo〉),就是一部散文诗体的中篇小说,另一位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Chants de Maldoror〉),就是长篇的叙事和散文色彩很浓的长篇散文诗。散文诗的道路应该越走越宽阔,散文诗的创作园地呈现出的景象应该是,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这是高屋建瓴之论。笔者深有同感。近些年之所以会出现新的流行写法,与某些狭隘的误导不无关系。

附录中收有访谈录《散文诗还可以这样写》一文,可视为《散文诗:广阔的道路》的延伸。其余的几篇,谈及散文诗期刊和散文诗群落,多为品鉴。《山程水驿话流年——《散文诗世界》十八年寻踪》,是一篇一万七千字的长文,作者阅读了大量作品和评论,通过分析作家作品,对《散文诗世界》18年的历程和贡献,作了令人信服的解读。作家靠作品说话,刊物同样以刊登的作品说话。此类文章少见,突显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当然,此文也有不足,回避了刊物的局限。这也许是苛求。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0/0817/518.html

上一篇:丁酉年冬夜的一些情绪碎片
下一篇: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再思考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