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稳(1889——1950),字伯平,笔名锄月散人、山里庄夫、老圃等,1889年生于菏泽。绘画创作兼善山水、花鸟,生前曾与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名家交流画艺。抗战时期田伯平避居菏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精研画法,在创作上达到了个人的顶峰。曾出版有《田伯平国画作品集》等。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美术是在社会动荡、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发生发展的。随着国外势力的入侵,“西学东渐”的局面渐渐形成,形形色色西方美术思潮及绘画样式对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及技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量美术青年将目光投向西洋绘画,希望以其之长补中国美术之不足。也有一部分艺术家坚持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研习古人画法同时借鉴西洋画法,以师古开今的创新精神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菏泽画家田伯平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中国画创作兼善山水、花鸟,尤工墨竹,致笔精微细腻,着色妍雅秀润,格高思逸,诗书画印俱佳,体现了文人画传统的新面貌。年轻时田伯平曾北上北平,南下杭州、开封,游历名山大川,与齐白石、王梦白、潘天寿、李苦禅、诸乐三等一代名家交流画艺,涵泳笔墨精华,艺术思想不断完善。抗战时期,他避居菏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精研画法,在创作上达到了个人的顶峰。言为心声,画为心迹,田伯平的画格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熔铸了他的生命精神和人生旨趣。本文通过对田伯平史料的整理,旨在以个案视角探讨民国时期地方画家继承传统、创新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之路。
一、艰辛执着的乱世求艺之路
田稳,字伯平,笔名锄月散人、山里庄夫、老圃等,1889年生于菏泽城南三里庄的一个书香世家。当地书画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田伯平年幼时在私塾读书,后转入小学堂学习,因酷爱绘画,在读书之余师从曹州普陀寺主持大写意画家源溪(衲人)学习绘画。源溪兼善山水、花鸟,画作多为六尺、八尺、丈二不等的大幅作品。
中学时代田伯平就读于曹州中学堂,主要学习修身、读书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自在画和用器画)、体操等科目。时任曹州中学堂监督王鸿一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思想开明先进,他主张在教育中“应确定根据中国文化精神,奠定人生态度,并吸收融贯西洋科学、民权两精神下种种学术……是则吾国伦常文化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七端之美德,可列为精神教育以奠定人生态度,发扬民族精神,而西洋之科学及民权两种学术,可列为实用教育,以供给人生工具,适应世界潮流”。概言之,就是以中国伦常文化精神为根基,取用西洋科学与民权思想为工具。这一思想是对康梁变法以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田伯平的创作观念影响深远。1911年,田伯平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参加了王鸿一领导的曹州辛亥革命团体“尚志社”,进行推翻清朝帝制的斗争,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胜利后,田伯平以“不毕业学生”身份升入山东高等学堂学习。
山东高等学堂毕业后田伯平随即去了北平,拜访了齐白石、王梦白等北平中国画大家,进行了创作上的交流。1929年,田伯平以南京国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私人秘书身份,在济南营救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交通被捕的弟弟田位东。后离济游历于风光秀丽的杭州,受邀在国立杭州艺专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中国画,并有机会结识了潘天寿、李苦禅、诸乐三等艺术大家,得以与他们纵论古今,切磋画艺。李苦禅在1932年在杭州为田伯平作花鸟立轴《风荷水鸟图》,题“年来客居西湖之边,故稍膏江湖之气耳。伯平先生雅正”。该作品师法八大山人,用笔简淡,构图奇崛,为李苦禅早期代表作。大约在1933年至1936年间,田伯平任职开封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时是河南省的省会,文化底蕴深厚,给了他艺术创作的激情。他在工作之余继续研习中国画创作,作品风格渐趋成熟,其作品在当地流传甚广,并有《田伯平国画作品集》(1933——1937)出版。
田稳 山水 107cm×33cm 纸本墨笔
抗日战争爆发后,田伯平自开封返回菏泽故里三里庄居住,潜心作画。1939年田伯平因家 资相对丰厚而被土匪绑票,交赎金后方被释放,此时家中资产已损耗大半。其后田家倾资在菏泽城南门里购置一所旧式宅院,除应付日常的交际外,田伯平大多数时间在西厢房“北极画室”研习创作。田伯平具有文人风骨,一生视作品如生命,但经历土匪劫难后,家庭开支日益拮据,不得已开始出售画作。他的作品大部分经由济宁文英斋、济南明湖书画社和菏泽南华书画社等画店售出,小部分通过朋友介绍售出。从田伯平私人日记看,馈赠友人的作品也占有相当数量,其作品一尺、二尺、三尺、四尺不等,润格在每尺10元左右。这些作品的题材大多以山水、墨竹、花卉、菜蔬、禽鸟等为主,也有极少数为迎合市场需要而创作的“富贵牡丹”和“耄耋嬉戏”等民间吉祥题材。他在“搁下画笔吆呺吟”的题画诗中道出了卖画的无奈和纠结:“老圃力食写山林,卖画如同卖灵魂,若问价格的何似,一分光阴一分金。”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0/100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