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在医用基础化学授课中潜移默化育人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医用基础化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后继课程学习和科研意识建立、科研习惯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尽管全国从学校层次上对其重视不够[1],但其重要性并不

医用基础化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后继课程学习和科研意识建立、科研习惯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尽管全国从学校层次上对其重视不够[1],但其重要性并不因此而减低。由于《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开设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对学生来说尤显重要。这个学期学生要面对大学生活、了解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要重新制定生活学习计划和规划、定义人生目标,其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和前途。下面结合多年的《医用基础化学》教学经验,略谈如何结合课程做好教书育人。 1 结合酸碱滴定实验谈厚积薄发 1.1 酸碱滴定曲线 用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0.1 mol/l的盐酸溶液20 ml[2],从滴定开始到加入19.98 ml氢氧化钠溶液即加了几乎20 ml,溶液的酸度从a点变化到b点,酸度变化较慢,曲线较为平坦。然后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酸度从b点变化到c点,发生了飞跃。过了飞跃再加接近20 ml (19.98 ml),溶液的酸度从c点变化到d点,酸度变化由较慢,曲线又较为平坦。 1.2 从量变到质变 从此可以看出,一个事物的变化总要经过量的积累,然后由量变产生质变。新入学的大学生经过4~5年的读书、实验、实习课科研的积累,然后才能厚积薄发,达到质的飞跃。 2 结合热力学过程谈善始善终 2.1 学好热力学过程 教师讲好热力学过程,学生掌握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的一切变化都成为过程。过程众多,有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循环过程和可逆过程等,注意这些过程的条件和特征[3],并从哲学角度理解。 2.2 做好现实过程 小到学一门课程,大到完成一个学业,乃至人走完一生,都是现实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开始过程、中间过程和结束过程。 2.2.1 开始的重要性。万事都有开始,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事情开始的自然性、难易度和重要性。事实证明,很多事情的不成功,不是因为中间过程没努力,不是因为最后关头没加油,而是因为轻视了开始。 2.2.2 坚持就是胜利。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各行各业,坚持取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坚持就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关于电话机,贝尔将莱斯装置所用的间歇电流改变为连续的直流电,使声音连续了;将一颗螺丝钉往里拧了半圈,仅仅5丝米,于是话声就能相互传递了。仅仅这5丝米就使电话机诞生了。后来莱斯深怀感慨地说:“我在离成功5丝米的地方失败了,我将终生记取这教训。”无数事实证明,胜利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坚持就是胜利。 3 结合价键理论谈勇于创新 3.1 要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原子在行成共价键过程中,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可互相配对,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单电子才能成键,有几个单电子成几个键。碳原子核外只有两个单电子,只能形成两个共价键,事实上碳可以是四价的,即形成四个共价键,产生明显矛盾。为了解决这类矛盾,1931年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的价电子层中的一成对电子在成键时激发,其中一个跃迁到较高能级,此时碳原子具有了四个单电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理所当然。但用以上理论解释氧分子性质时又产生矛盾。氧原子有两个单电子,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键,这是氧分子内没有了单电子。若某物质内没有单电子,该物质就没有磁性。事实上氧分子是有磁性的物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32年美国化学家密立根创立了分子轨道理论。该理论立足于分子的整体性,排出了分子轨道能级。把分子中的全部电子填入分子轨道能级,最后出现了单电子,故从理论上可解释氧分子具有磁性的原因。 3.2 要有创新思维和行动 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要求有可行性的方法,创新主体在创造过程中要有技巧和能力,这包括对信息、材料加工能力、操作能力和对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大学生的思维速度、广度和深度都得通过创新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来完成,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一切从实际出发,带着问题创新,任何理论要服从事实,任何技术都要服从应用,像价键理论一样要经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4 结束语 《医用基础化学》是医学院校临床等专业公共基础课。如何上好这门课,从事医学化学教育的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做着不懈努力。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且还要育人。教师应把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融进课堂,做到教书育人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0/1009/722.html

上一篇:北大有个“长寿系”
下一篇:发挥实验课教学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