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谦和含雅韵 庄正蓄风骨 ——写在茅原先生诞辰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茅原教授是一位拒绝墨守成规的学者,一生追求学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心无旁骛。其贯穿生命始终的反思意识、实践意识、跨学科意识,如今回想起更觉惠我良多。在茅原先生诞

茅原教授是一位拒绝墨守成规的学者,一生追求学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心无旁骛。其贯穿生命始终的反思意识、实践意识、跨学科意识,如今回想起更觉惠我良多。在茅原先生诞辰90周年暨逝世一周年之际,特撰此小文,以示纪念。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深或浅,除自己的“独立行走”外,还会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影响。在我的人生途程中,假使要问什么人对我影响最大、最深、最远?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茅原先生是其中之一。我到南京艺术学院读硕士之前,虽有跟随其学习的心愿,但苦于没有契机,只能当做一种奢望罢了。

直到2004年5月18日我收到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时,萦绕心间随茅老师学习的愿望才又复现。当时我觉得虽幸运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但仍心有余悸,觉得还有很多音乐本体方面的未解之谜亟待解决。于是向冯效刚教授表达了想随茅原先生学习的意愿(知晓他们早已认识)。当向茅先生表达了心愿后,先生建议并介绍我先随南京艺术学院已退休的华萃康老师学习和声。就这样,大概持续了2年的和声学习后,经华老师介绍开始随茅原先生继续深入攻研作品分析,从此与先生结下了亦师亦友般的忘年之交。

在随茅原先生近八年的系统学习中,从单一曲式,到复杂的交叉曲式直至整部歌剧的音乐分析,先生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逐一讲解,于我而言,可谓脑洞大开,原来各类音乐作品除遵循共性特征外,正是那些细节差异才成就了作品的鲜活生命。以系统作品分析课程为契机,“追其引领,随其履痕,受其教诲,得其滋养,深受厚泽。他的学问、知识、人格、道德、修养,对于我是一部终身受用的好书、大书”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一轮作品分析学完后,恰逢“超星”邀约茅先生录制网络课程,以便让更多的受众来分享其深邃的思考及广博的学识。这时,先生约我做他的助教来完成这一任务。整整一个暑假天天在一起完成录制任务期间,对我来说,相当于学习了两遍曲式与作品分析,可谓受益终身。其中所得不仅滋养了我的学术积累,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我的认知视野,为此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我开始正式攻读博士学位,因论文选题与中国戏曲曲式学板腔体有关,因此,先生对我指导的内容落在中国歌剧板腔体咏叹调的谱例分析上。之前,随先生学习的是西方音乐分析体系,而今所涉及的为中国作品,对我来说绝非易事,对业已掌握的西方音乐分析理论既不能套用,也不能弃用。先生的原则是从对象出发,以中为主,化西为我。既有的“理论、方法应照顾到具体作品的个性随时做出调整,而不能削足适履式地固守理论的完整性。”②先生说:方法从作品中产生,反过来又作用于作品。

事实上,理论原则与具体作品之间的紧张永远存在,音乐分析所要努力的也许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我们必须要以理论原则为前提,但是我们也必须随时准备在具体作品的生动性和复杂性面前,不断对理论原则做出调整、补充甚至改变。③

基于此,茅原先生首先介绍给我的是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的建构法则,其中特别分析了京剧中的核心唱段是如何通过基本结构的上下句、辅以丰富多变的板式处理来为戏剧形象服务的。讨论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茅原、郑桦、武俊达集体讨论,先生执笔并于1959年刊发于《音乐研究》上的两篇文章——《关于戏曲音乐刻画形象的几个美学问题》(1959年第1期)《再谈戏曲音乐刻画形象的美学问题》(1959年第5期)。在第一篇文章中,三位作者将戏曲音乐刻画形象的美学问题概括为三点:

其一,音乐的具体性音乐思维和概括性音乐思维的辩证的统一。其二,音乐形象的完整性和不完整性的辩证的统一。其三,音乐形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的统一。就其一而言,作者谈到:

任何音乐形象,有其具体的不同程度上的细节刻画的特点,但就其整体来说,和其他整体之间也有着共同的倾向。依靠这种共性,各个不同处理的同曲牌或板类维持着风格上的统一。依靠各种不同处理的具体性音乐思维,它们又相互区别,从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特别明显地从一个曲牌或板类的多种变化中体现出来。④

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又将三个美学问题加以补充论述并对中国戏曲音乐的“一曲多用”与西方歌剧中的“专曲专用”作了学理上的比较。

我对板腔体咏叹调的分析即建立在上述美学原则基础上。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111/836.html

上一篇:绿野堂开占物华还欲堂前更种花① ——泪思杨
下一篇:“禾风川韵”孔蓁川书画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