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在教书育人中的应用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是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教师本人也作为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正如德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是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教师本人也作为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张兴华,1998:15)因此,教师人格力量即教师的心态、个性、品质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等,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有着举着轻重的影响。而教师人格力量和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即内化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定向作用(金盛华,2010:189)。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笔者认为可以“就地取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指导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人格力量,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的同时,更获得精神上的成长,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为他们奠定幸福生活的基础。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王思斌,2006:12)。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是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的助人自助的工作。而价值贯穿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始终,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正如列维所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对于人们,社会工作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抱负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社会工作者)。”(王思斌,2006:41)

我国有关社会工作学者根据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借鉴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价值理念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的综合和发展,构建了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将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这一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界定为: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王思斌,2006:52-53)。

敬业。这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对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和行为。

接纳。是一种非评判态度,意味着理解、认同、相信和尊重。不论服务对象的优缺点、言行举止如何,都认同他,而不去批评或怀疑。但接纳并不意味着赞同、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

自决。在一般情况下,承认和尊重服务对象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并培养他们自决能力。对其遇到的问题可以提出解决的方案或建议,但是否被采用则由其自己决定。

个别化。把每一个人看作是惟一、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尊敬人。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运用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工作最初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着眼于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或缓解社会问题。随着现代化及后现代化,社会工作已不仅仅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同时还注意社会发展,注重发挥挖掘人及社会的潜能,使人及社会环境得以最佳发展。正如芬克(Fink)所说,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它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来增强个人和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功能(彭玉美,2004)。而社会工作的价值是“一种与理想的目标、满足基本人类需要、有利于人类的最终状态相关的态度。此处所谓基本需要,指的是个人与个体的生存、认知、安全、认同、归属、自尊、胜任、私密、成就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张雄,1999:25)。所以,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既是社会工作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代表了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目标和信念,是属于普世价值。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118/855.html

上一篇: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加强德育的渗透
下一篇:初识公关精彩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