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李庾南为教育而生的师者楷模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57 年8 月,一位年仅17 岁的姑娘走上了讲台,执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她虚心向老教师求教,认真备课、上课,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学校和这

1957 年8 月,一位年仅17 岁的姑娘走上了讲台,执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她虚心向老教师求教,认真备课、上课,以“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打成一片……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学校和这份工作!

1989 年,她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

2010 年,她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2014 年,她创立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5年,她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018年,她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从“姐姐老师(班主任)”到“妈妈老师(班主任)”,再到“奶奶老师(班主任)”,在教育战线已经奋斗了63 年的她,集多项重量级国家荣誉于一身。放眼全国,一线教师难出其右。而她本人最为自豪,也最为看重的,却是“一辈子做教师,坚守讲台,教书育人”。她就是李庾南。

“视教育为生命,教育与生命融合,做有建树教师。”是她对自己的新期许。

敬业,做合格教师

高中毕业走上讲台时,李庾南对教师的理解还不深刻,只觉得“教师就是一种职业,从此有了铁饭碗”。她朴素地想:保住这份职业,捧牢这个饭碗,站稳这个讲台,需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因此,她这样定位自己的行为——“安分、认真、勤勉”。

她家离学校不远,步行只需10 多分钟,但为了迅速胜任教学工作,她选择了住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早上,她和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打球;晚上,她在办公室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做好教学设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常常是先听老教师的课,再反复模仿练习,然后才到自己班上上课。就这样,年轻的李庾南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

她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数学教学。怀着对“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的朴素认同,初为人师的李庾南暗下决心,要让所有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数学课。因此,每一次备课,她都会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真思考这一节课学生将会怎么学,希望老师怎么讲。她研究和推敲每一句教学语言,对例题的分析讲解力求透彻、到位,作业及时批改,常常进行面批。这种甫一工作就表现出来的对教师职业的“珍惜”,以及背后折射出来的对待工作的端正态度和负责精神,大大缩短了她的新教师工作适应期。她的课渐渐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班上学生的数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学校也时常安排她上公开课。学生及家长不仅接纳了她,而且开始喜欢她这个“娃娃头”了。

20 世纪60 年代,李庾南做妈妈了,她开始带着母亲的情怀去教学、做班主任。工作中,当学生犯了错,或有了困难时,她常常会问自己“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办”,基于共情寻求最佳处理方式。李庾南的班上曾有一个身患癫痫病的学生,她不离不弃。当学生发病倒地抽搐口吐秽物时,她不仅积极救治,还教育其他学生不歧视、多关怀。

在上好课、教好学生的同时,李庾南特别注重言传身教的育人作用。她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做到!”她总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火热年代,学校组织学生下农村参与夏收、秋收,参加插秧劳动时,李庾南虽然心里也怕蚂蟥叮咬,但她还是带头下田,即使上岸的时候腿上已经被咬了,她也绝不显得软弱,她要用自己的样子告诉学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至于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打扫厕所等看起来又脏又苦的活儿,她也是身体力行,示范着做好,不断给学生强化一种信念:做任何事都要做得最好!

1987年5月的一天,烟波浩渺的渤海,一艘海轮在劈波斩浪。应邀赴大连讲学的李庾南为了及时返程选择了坐船,但此时只剩下了散席票,而且整个航程需要29 个小时!她丝毫没有犹豫,租了一条草席,铺在船舱走道边坐了下来。总不能就这样白白耗费时间啊,要强的她以膝盖为桌,开始了《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实践研究报告》的撰写。累了,就到甲板上眺望奔涌的大海;饿了,就掏出干粮啃几口……就这样,虽身处拥挤而嘈杂的环境,但凭着一颗宁静而高远的心,在艰辛的旅程结束的时候,李庾南终于完成了作为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报告。此后,在她当班主任的岁月里,每当有学生迷茫沉沦的时候,她总会给他们讲一讲自己的这段经历。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222/905.html

上一篇:道德优美学术纯粹
下一篇: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管理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