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夕照中君子兰花开了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孔子晚喜《易》,我独爱养花。 人到晚年,大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孔子为了贯彻他的政治理想,教书育人,周游列国,奔走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也该坐下来读点书,做点学问了。做

孔子晚喜《易》,我独爱养花。

人到晚年,大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孔子为了贯彻他的政治理想,教书育人,周游列国,奔走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也该坐下来读点书,做点学问了。做什么学问呢?他选择了《易经》,因为“诗以达意,易以神化”。这八个字翻成白话就是:《诗》是用来抒情表意的,《易》是用奇妙的方法,来发现和认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的。他读《易》,韦编三绝,可见《易》之艰涩深奥。他说:“假如给我几年时间,我就会成为研究《易》学的专家。”我佩服孔夫子,也想学他,但我读《易》多年,却怎么也读不进去,退而求其次,养几盆花吧。冬季的室内,温暖如春。放在窗台上的三盆君子兰,有一盆叶子长到十六片的时候,花心的中间便窜出一根葶子来。葶子的顶端,不经意间,突突地冒出了八个花骨朵,挺胸昂首,含苞欲放。我紧紧地盯着,它是今天开一朵,明天开一朵,大约过了一个礼拜,八朵花才开齐。我欢喜极了,每天都三番五次地看。我发现,夕照中,它的绽放最热烈,金蕊粉瓣儿上镀一层夕阳红,煞是好看,惹得我常常坐在床头看上半天,也看不够。

有一天,我呆呆地看着,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他就像夕照中的君子兰,晚年暮齿,却在文学写作上,花开乡梓,成果斐然。2019年,他写的《大连那块“屋檐下的根据地”的故事》,在《大连日报》上分三次连载,引起了多方关注。市党史办、普兰店区党史办、区档案馆都已存档,《香港商报》驻辽宁省记者站记者来庆峰,还专门请他为小学生们讲述“屋檐下根据地”的故事,并在《半岛晨报》予以报道。许多在全国各地工作的普兰店人,从网上看到70年前家乡的革命故事,感情上共鸣,电话就打过来,书信也寄过来。这让大器晚成的老先生心潮难平。

这个人是谁呢?说起来还挺麻烦,他是20世纪60年代,我中学时代的诗友丁福合的同班同学,名叫刘巨真。他长我两岁,却比我低一个年级,读文科班。他们班有三个人在我眼里,几乎是形影不离。一个是丁福合,与我同龄,我俩同时在县报上发表诗歌、在《旅大日报》上合作小说,可以说同笔同春,志同道合。另外两个人,一个是高德政,一个便是刘巨真。三人同行,倜傥风流,在校园也算是一大风景。我与德政、巨真,互相是知道的,但没有交往。我甚至以为巨真的名字,应是“聚珍”。直到2000年前后,我回乡探视,丁福合在家中设宴,我们才第一次有所接触。“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巨真告诉我,他已经从县统计局(局长)的岗位上退居二线,赋闲在家,想写点东西,希望我这个大编辑能够给予帮助。我说没有问题。我就是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从此,我俩20年来音书不断。先是,他写了篇家史类的东西,记叙了其先祖于清朝顺治年间,从山东举家“闯关东”的经历。文章很长,我在文字上略加改动,在普兰店作协主办的刊物《古莲》上发表了。后来,他相继给我寄来多篇散文,大多是自己的亲历亲为,有所感而成篇的。他是普兰店慈善协会的义工,就写了篇《说“义工”的“义”字》。此文很符合给《慈善》投稿,我改了改,就推荐给《慈善》编辑,想不到首发命中。接着,他的《彩云飞》《家的爱》两篇散文,陆续经《慈善》杂志编辑修订后刊用。我对刊物主编李玉林说:“作者年事已高,写作却是初学,我们就助他一臂之力吧!”李玉林微笑作答:“《慈善》就是助人为乐。”

我为他做了这点小事,他一直念念不忘。这不,《大连那块“屋檐下的根据地”的故事》一发表,他就打电话告诉了我,并寄来样报,说:“我又遇到了一个好编辑,《大连日报》的编辑车承川,把我的原稿修改得恰到好处,该删的删,该添的添,我抛出的石头变成玉了。”我告诉他:“车承川,他是我的高中同学车景仁的儿子,普兰店人。他见到家乡的人写家乡的文章,自然会格外留神。”刘巨真知道后,登门拜访车景仁,致意车承川,令车家父子诚惶诚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滴水之恩,必欲涌泉相报。他给我来信说:“在年龄上,我是你哥,在写作上,你是我师傅。”我闻此语,也有些热泪盈眶了。

二十年的文字交往,加深了我对巨真的了解。他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低调处世,任劳任怨,堪称君子。我从他的文章中得知,他1963年考入辽宁财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辽西喀左县工作。由于家庭出身(地主成分)问题,他所遭到的磨难,是我这个“红五类”难以想象和体味的。1970年,30岁的他在婚姻问题上遇到了麻烦。几度受阻后,他选择了一位蒙古族农村姑娘,名字叫王玉华,是县学毛著积极分子,共产党员,“铁姑娘”“红管家”,可是却遭到了县和公社领导的坚决反对。他们说,共产党员怎么能嫁给出身不好的人呢?于是百般阻拦,但他俩顶住了压力,演绎了一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国版。婚后,他们在村里租了间房,算是爱巢;生活是出奇的艰难,生产队令王玉华户口迁出,城里却不给落户,两个人吃一个人的粮、油。如此经年,刘巨真都是坦然面对,可谓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他也不改其乐。他有一对儿女,老大是女孩,老二是男孩。人说“这叫先开花,后结果。”他:“这是自然规律。”他的达观,较之古代君子,一点也不逊色。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315/924.html

上一篇:回望入党经历分享育人初心
下一篇:周建忠先生的治学育人与处事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