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从兴趣方法到习惯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与陶行知先生所讲,“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

对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与陶行知先生所讲,“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异曲同工,均指向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和能力去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能力。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是必要的。

一、改变观念,培养自学认知

1.改变教师观念:从教学到教学生学

从教学到教学生学,实质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语文教学,教师是主导,但学生是主体,主导要服从于主体的需求。在这种认知下,教师的“教”,就不能是“填鸭”——这会使“主导”变成“主宰”,是错误的。正确做法是,“教”确乎是教知识、教技能,这是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奠基;更为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语文需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志趣与探求心,培养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态度、信心、方法、能力、习惯等,从而构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认知和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的认知

形成正确的自学态度。西谚有“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之说,态度被放在第一位,可见“态度”之重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种种方式引导、影响学生形成对于语文自学的正确态度,产生“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语文自学能力”“我要做一个语文自学‘达人’”的认知等,是构建学生日后语文自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会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语文自学的驱动力,并体验到语文自学的快感。

强化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发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意志水平等。以自制力为例,如大量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学生进行持续的读书、做笔记、记忆锻炼等,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意志力为基础才能够持续进行,即如古语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说;否则,便会懈怠。又如专注,在一段时间内专心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如说明文写作能力训练,就不能尚未形成全面能力,就又“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感觉没意思而去训练其他什么文体的写作;否则,就可能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面面不到,也不精。

计划制定与实施。自学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然后才会有条不紊、有序进行。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日常教学制定自己的自学计划,让学生懂得需随时检验自学成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到:一方面,要专注、专心某一方面的学习,要学习深入、形成深刻认知,要持之以恒、持久坚持。而不能面面俱到、心猿意马,不能浮于表面、似懂非懂,更不能懈怠无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一方面,语文学习要动手、动口、动脑。结合日常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常规训练,耳闻目睹、手写心记,“世事留心皆学问”,无一点不是语文,无一点不需要了解、学习、研究。另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懂得,自学过程中,有问题就要问,“三人行必有我师”、问载明知识的一切书籍等,都是自学能力成长与发展所必需。

二、激发自学兴趣,养成自学习惯

1.激发自学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语文学习为“乐”,是因为语文学习为学生带来了欢乐。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在有意无意中“显摆”自己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对老师刮目相待以爱屋及乌。如可与名家大家相媲美的诗文朗诵,发表在报刊上的论文文章,体现在辩论中的妙语连珠、如簧巧舌等,都会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采取为学生喜欢的手段、方式等为学生搭建锻炼与展示语文能力的舞台,也有助学生浓厚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可强化对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如课前三分钟就某问题进行演讲,看谁的演讲最富文采魅力、最能打动人;课堂设疑,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看看谁的表达最富技巧、更具说服力,等等。教师还应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进行肯定、表扬,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写作比赛并获奖等,带给学生的,在强化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之外,对学生进行语文自学的意愿、兴趣等也是一次很好的强化。

2.指点自学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指点自学方法,是学生形成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至少包括: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316/933.html

上一篇:课程与思政交融教书和育人互促
下一篇:一位基层民警的年坚守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