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来源:教书育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师只有喜欢学生,喜欢教书,才能教好书;同时,学生只有喜欢教师,喜欢学习,才能学习好。笔者躬耕教学二十三载,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学生亲昵地称呼笔者“盛娘亲”,给笔

教师只有喜欢学生,喜欢教书,才能教好书;同时,学生只有喜欢教师,喜欢学习,才能学习好。笔者躬耕教学二十三载,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学生亲昵地称呼笔者“盛娘亲”,给笔者颁发亲手制作的“万好老师”荣誉证书。《盛老师,我要为你点个赞》《人生路上,感恩有你》《刚好遇见你》《爱在教室“盛”开》等抒发对笔者喜爱之情的学生习作纷纷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大家谈一谈博得学生喜欢的五大法宝。

一、“赞美”是洒向学生心灵的细雨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需要赞美,没有赞美的教育就像贫瘠的土壤,无法培育出娇艳的花朵。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而“赞美”就是激励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

去年,笔者就因参加同学聚会被赞美而心情愉悦多时。成年人尚且需要赞美,更何况是小学生呢?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赞美。为了使这些学生也沐浴在赞美的细雨中,笔者设立了“掌声有请”激励机制:进步大的,站到讲台前,全班同学一起鼓掌5 秒、10 秒、20 秒……鼓得台上的同学小脸通红,使台下的同学不由得鼓足劲儿好好表现自己,来迎接下一次属于自己的掌声。

一次,后进生蒋同学在公开课上声音洪亮地朗读课文,被笔者大力表扬一番后,开始对语文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同时,其语文学习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因此,他才能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观摩课上大放异彩。不了解他的听课教师,怎么会想到这个看似文质彬彬的大高个,曾是一个语文只会考二三十分的学困生?赞美真的比黄金还重要,期末考试,他语文得了87.5 分,这着实让笔者感到欣慰。

教室里,笔者会定期评出“写作状元”“默写大王”“PK 能手”“最美朗读者”“进步明星”“小小书法家”“书香少年”……并给各类“语文之星”发“表扬信”,不仅配上背景拍照留念,还要第一时间发到家长微信群,而且颁发各种有趣的奖品。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来赞美学生。教师的赞美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对哪一类学生,都能发出火热的光。

二、“幽默”是风姿绰约的智慧之花

苏联教育家斯特维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幽默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幽默的课堂更能让人陶醉,幽默的语文更美丽,幽默的教师更受学生青睐。班上小记者在发表的《幽默的盛老师》一文中写道:“开学没几天,我们就被盛老师的幽默给彻底征服了……有了盛老师的幽默,我们的语文课总是精彩不断,笑声连连。”

例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时,笔者请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一位语文能力较差的学生把“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读成了“剪只公鸡能下蛋,剪只母鸡能打鸣……”顿时,教室里沸腾了!笑声直冲云霄。那位学生知道自己闹了大笑话,极其尴尬地站在那里。然后,笔者灵光一闪,模仿着笑星赵本山的语调说:“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这下子全班学生更乐了。接着,笔者又模仿着宋丹丹的口气说道:“你太有才了!连公鸡都能下蛋,母鸡都能打鸣,更可以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出神入化呐!” 听罢,学生心领神会,肆意的笑声随即变成善意的掌声。那位学生更是乐开了花,在学生赞许的目光中,在同伴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去,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一颗热爱语文的种子在他心中悄悄萌发……

在语文教学中,幽默是绚丽多姿的智慧之花,令学生赏心悦目;幽默是愉悦身心的一杯香茗,使学生回味悠长。今天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阳光和欢笑,我们不妨在历来推崇师道尊严的课堂上,让幽默充当学生精神上的“按摩师”。

三、“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舞台

活动具有包容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尽情地展现个性,表达内心想法,发挥无限才智。活动所调动的各项感官刺激远比书本教学要丰富得多,由此形成的印象也更为深刻而鲜明。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新科学家》杂志上所发表的:“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活动中包含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技能的应用、师生的互动、自我的展示与创造。这也印证了这么多年来学生回校看望笔者时最常说的一句话:“盛老师,小学课本里讲了什么内容我们早就忘记,但您组织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仍历历在目。”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610/1063.html

上一篇:斫琴是琴人的一种情怀访斫琴师潘珠军
下一篇:那道穿透黑暗的曙光

教书育人投稿 | 教书育人编辑部| 教书育人版面费 | 教书育人论文发表 | 教书育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书育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