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高瞻远瞩的阐述,他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据统计,五四学制的小学生每天在校6 小时,需要上7 节课,一学期16 周80 天,要上560 多节课,小学阶段累计5600余节课,每周要进行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科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众多学科的学习,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学科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科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在每一天、每节课的滋养熏陶中才会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磨砺高尚的情操与丰厚的底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我们逐步深化学科育人工作,挖掘学科育人要素,让立德树人在课堂落地生根。
一、以梳理教材内容为出发点,明晰课程育人要素
教师准确把握每节课的德育渗透点,是开展好学科育人工作的前提条件。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开展全学科、全员教师参与的教材中德育渗透点梳理,做到实施育人有抓手。
例如,语文教师梳理的四年级下册单元和课文德育渗透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学期语文学科将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保护大自然、关爱他人、敢于质疑等德育渗透。
一单元:
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1.《桂林山水》: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记金华的双龙洞》:感受自然景观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3.《七月的天山》:感受天山夏日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单元:
以诚待人:4.《古诗词三首》:感受祖国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5.《万年牢》:感受到真诚为人做事的道德风范,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6.《将心比心》:体会“将心比心”的意思,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三单元:
大自然的启示:7.《自然之道》: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增强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9.《蝙蝠和雷达》: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10.《大自然的启示》: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
四单元:
战争与和平:11.《夜莺的歌声》: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情法西斯的教育。12.《小英雄雨来》:学习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1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1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五单元:
生命:15.《触摸春天》: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16.《永生的眼睛》: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17.《生命生命》: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18.《花的勇气》: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19.《乡下人家》: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单元: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20.《牧场之国》: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21.《古诗词三首》: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22.《麦哨》: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
七单元:
认准目标,不懈努力:2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并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24.《全神贯注》: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25.《鱼游到了纸上》: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26.《父亲的菜园》:学习“父亲”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执著、勤劳的品质。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qikandaodu/2021/0625/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