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有毒——教书和育人怎么割裂了?
///
教书与育人的割裂
现在很多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都认为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而谈到育人就变成了“要做事先做人”,教孩子做人又变成了道德说教,就变成了孩子要听话,要尊敬师长……
也有一些人说“让老师安安静静地教书”。
不管是“安安静静地教书”还是“育人就是道德说教”,都毫无疑问地把“教书”和“育人”割裂了。
教书”与“育人”的割裂
“安安静静地教书,不考虑学生的成长,显然是不够的,否则也不会有人提出“教书还要育人”。可是育人变成道德说教,和只教书不育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育人”不仅仅是道德方面的成长,还包括“身体”、“心理”、“思维”等方面成长……
相当多的家长和老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育人”,甚至对人的了解都停留在非常低的水准上。
有些人认为老师就是“教书”,在这种理解之下,老师照本宣科,把知识“塞给”学生就成为了唯一的“职责”。这样的教育很容易抛弃“育人”,也是被社会最为诟病的。应试教育之所以被广泛反对就是基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教书”者的心目中,孩子的健康、心理、思维的发展、人际交往……几乎都在“教书”之外,满堂灌、题海战术、拼时间、拼身体……等战术颇被这种教育观的老师和家长吹捧。
把“育人”当做道德说教,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割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责,但是对“教书”和“育人”的不同的解读以及割裂却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有些老师和家长认识到教育除了“教书”还需要“育人”时,由于对“人”的理解不充分,育人往往变成了道德说教,总是唠叨学生要学好、要听话、要遵守规则……却忽视了教书和道德说教之外“认定成长”还有健康、审美、心理、人际交往、思维发展……更忽视了道德形成也是需要个人体验和理性参与的。当然如果说“只教书”的人无视孩子们的“肥胖率”、“近似率”和糟糕的“体育成绩”,无视孩子们糟糕的逻辑思维、孩子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各种心理疾病时有发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呼吁“教书还要育人”的教育者也无视孩子们心理、生理、思维的发展就说不过去了。这需要改变把“育人当做道德说教”的育人观了。
教育的底线,不摧残任何一个人
林林总总,“只教书,不育人”或者“育人就是道德说教”都把“教书和育人”割裂了。这种割裂是以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思维发展为代价的,这背后深刻的原因则是对“人”和“人的成长”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样的结果就是,努力“教书”、“育人”变成了努力摧残孩子,这样的教育毒性颇大。
教育怎么做?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具体方案,但是随着对人的了解的加深,教育者也要随之而改变,前提是先了解何为人。否则,乱作为比不作为毒害更大。正确了解人的成长规律之后,至少在教育中可以保证不伤害他人。
这样的教育有毒系列:
不让孩子真实表达,孩子就会用谎言让老师看到“老师想看到的”
这样的教育有毒(一)——扼杀逻辑思维的数学老师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教书育人》 网址: http://www.jsyrzz.cn/zonghexinwen/2020/0514/348.html